在全球风电领域,中国的快速崛起毋庸置疑。从1986年首次引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第一个示范风电场到如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风电整机装备生产国,中国一路领跑。在短短数十年内,风电装机容量从120万千瓦的起步,到2023年突破4亿千瓦,展现了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然而,在这巨大的成就背后,一个严峻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些工作了20到25年的风机,怎么样处理它们的退役呢? 随着风速发电装机容量的持续扩大,我国即将面临一场大规模的风机退役潮。根据《2022中国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有约12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需要退役;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4万台,而到2040年,累计退役规模更是高达2.5亿千瓦。一方面,风电机组的退役带来了94.79万吨的固体废弃物,另一方面,这也催生出退役叶片的“再就业”之路。 风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中捕获风能的关键组件,让人惊叹的是,其生产材料通常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这样的材料轻且坚固,但难以回收处理。填埋或焚烧这些叶片不仅对环境能够造成负担,更是对清洁能源理念的背叛。那么,风机叶片的优质生命周期该如何继续呢? 目前,风电设备退役的主要处理方法有梯次利用、机械回收、热解回收及化学回收等,其中机械回收法较为成熟。机械回收法可以将退役的叶片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变成再生粉末和纤维,进而被重新利用在工业产品中。河北省保定市的绿色公交站亭,便是退役叶片完美再利用的一个例子;这里的座椅和顶棚均由叶片裁切而成,既环保又富有设计感。 随着技术的进步,退役风机叶片的再利用创意不断增多。在北京亦庄的“碳中和”智慧园区,风机叶片被改造成了美观的3D打印花坛、座椅和花盆。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研究团队通过切割与钻孔工艺,将退役叶片制作成新型沙障,成为防沙治沙的新利器。这样的创新不仅提升了材料的利用率,也为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近年来,国家对风机叶片回收的重视程度一直上升,早在2021年,风力发电机用叶片回收已写入“十四五”规划。2023年《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给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更多潜在价值的挖掘,退役风机叶片的“再就业”不仅是在废弃物中寻找新生,更是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落实于实践的一次有力尝试。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如何安全、有效处理退役风机叶片,补齐风电产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短板,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退役潮,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未来在这条“再就业”的道路上,风机叶片焕发出新的光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